Image

别再说我感冒了,我只是对北京过敏

Viewed: loading...

6 minutes to read


库伯勒-罗丝(Kübler-Ross model) 模型:描述人对待哀伤与灾难过程中的五个独立阶段:

  1. 否认 Denial
  2. 愤怒 Anger
  3. 恳求 Bargaining
  4. 沮丧 Depression
  5. 接受 Acceptance

当下飞机后,立马感觉眼睛不舒服的时候,再次验证了我的想法,北京有“毒”。而我也已经终于修炼到了第五个阶段,接受这戏剧性的现实

picture 3

花粉你干嘛😮哎嗨哟

之前小时候写作文,假如未来有一天空气都变得珍贵的时候,我们会如何生活;对于过敏人来说,来北京就能让你体会到这种痛快呼吸的珍贵和感伤

如果朋友,最近你突然有了以下症状,那么你来对了🫵

  1. 鼻炎:鼻子成了“水龙头”,喷嚏一个接一个,鼻涕停不下来 🤧
  2. 结膜炎:眼睛干涩,血丝密布,还有一些刺痛感 👀
  3. 上呼吸道:感觉喉咙疼痛,还有点咳嗽 🐵
  4. 皮肤过敏:风一吹脸上就痒,脸上炎症反应明显 😢

今年三月的圆柏应该让不少花粉过敏的朋友体验了一把 > 800 粒/千平方毫米的顶级体验。然而内蒙刚刚进入今年的蒿草花粉高峰期,而北京也的花粉浓度也已经慢慢上来了,我已经有了明显症状…

picture 2

好好检查

如果你有上述症状,并且想要深入了解自己的身体的话,最好的话是推荐给自己做一套完整的过敏源检查。推荐去世纪坛或者同仁医院,相对来说体检的项目和准确度来说会比较精确

picture 1

  1. 基础筛查
    1. 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血检:树粉(圆柏、桦树、杨/柳)、草粉(禾本科)、杂草(蒿草、藜科/苋科、豚草)、尘螨、猫狗皮屑、霉菌等整套面板。
    2. 皮肤点刺试验(SPT):见效快、灵敏高,花粉季也能做,但做前3–7天停用抗组胺药。
    3. 全血嗜酸性粒细胞、总IgE:看过敏体质活跃程度(不是诊断唯一依据)。
  2. 检查前准备
    1. 停药:口服/鼻喷抗组胺需停3–7天;糖皮质激素鼻喷一般可继续(听医嘱);避免使用血管收缩滴鼻剂影响判断。
    2. 避免:当天别大量咖啡因、勿酗酒、勿大量运动;湿疹/皮损处不做点刺。
  3. “花粉日记”
    1. 记录“日期-症状强度-当日活动-是否开窗/是否戴口罩-用药”,配合医院的花粉指数曲线,能快速锁定元凶。

北京北京

北京的主要过敏源(蒿草、圆柏、杨树、柳树等)

春季树粉

  1. ⭐ 圆柏/侧柏/刺柏(柏科/圆柏类):三月起飞,量大、粒小、穿透力强
  2. 桦木科(桦树、榆树等):三到四月,和柏科叠加,鼻眼双杀
  3. 杨树/柳树:四月前后。重要提醒:大家看见“飞絮”就想打喷嚏,但飞絮多是种子绒毛,本身不是主要过敏原;它会裹挟灰尘/花粉/污染物,加重刺激感

夏季过渡

  1. 禾本科草粉:五月-六月有一波;松粉会把车变成“黄色盔甲”,但致敏性相对弱。

秋季杂草粉

  1. ⭐ 蒿草(艾蒿/黄花蒿等):八月中下旬至九月高峰,是秋季最主要的过敏源。
  2. 藜科/苋科(藜、灰藜、苋、藜麦亲戚):八到十月。
  3. 豚草与葎草(少量分布):局部地区也能作妖。

北京花粉的时序

  1. 2月下旬–3月:圆柏/侧柏开局,部分榆/桦加入
  2. 4月:杨/柳、桦木科齐上阵,春季高峰
  3. 5–6月:禾本科草粉、松粉过场
  4. 7月:相对缓和(雨后霉菌对部分人群有影响)
  5. 8–9月:蒿草为王,藜/苋/葎草助攻,秋季高峰
  6. 10月上旬:尾声,逐渐收官

全年基本上只有七月,和十一月到二月,才是不过敏的,过敏人泪目😢

跟南方的差异

在南方生活多年未觉察过敏,原来这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1. 湿度 vs. 风:南方湿润,花粉不易远飘、沉降快,尘螨/霉菌更常见;北方干燥多风,风媒花粉传播距离远,穿透口鼻屏障强。
  2. 植被谱系:南方常绿阔叶树多、花粉“重”且近距离;北京周边杂草(蒿、藜)一到晚夏就开“风炮工厂”。
  3. “飞絮误会”:很多人在南方没被“春絮教育”过,来了北京被“视觉+刺激”双重打击,以为是感冒。

拯救指南

作为练习时长一年半的过敏练习生,分享一下当前能救大命的几个方法

picture 4

  1. 回家先洗脸洗鼻,眼睛也别放过
    1. 生理盐水冲鼻:等渗0.9%日常用,鼻堵严重可短期用高渗2–3%;水一定要煮沸冷却或用无菌水。早晚各一次,外出回家补一次。
    2. 眼部:人工泪液/不含防腐剂的润眼滴剂冲洗刺激物,别用红霉素眼膏“糊一切”。
  2. 新风系统、空气净化器成“保命神器”
    1. 卧室优先,打造“低过敏原避难所”;HEPA H13及以上滤网,更换要勤。(可以用小米空气净化器自制)
    2. CADR和房间体积匹配,目标ACH≥5;外窗缝隙用密封条,尽量不开窗。
  3. 出门必备:口罩+墨镜,时尚与健康两不误
    1. N95/KN95对花粉足够;墨镜选包裹性强的,帽檐能挡一半风。
    2. 回家衣物立刻更换,外套别往床上一扔;长发当天洗更踏实。
    3. 避开高峰:晴暖多风的午后最毒,雨后和清晨相对友好。
  4. 药物辅助:用药有门道,别瞎吃
    1. 眼睛用眼药水(中等可用):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应急用,用完还是眼睛会干涩🤣
    2. 口服抗组胺药(很严重再吃):氯雷他定/左西替利嗪/非索非那定/地氯雷他定等,嗜睡少,按说明/医嘱用。
    3. 鼻用抗组胺(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氮卓斯汀等,起效快,可与激素喷雾联用。
    4. 鼻用糖皮质激素(不严重的话不推荐激素):莫米他松/氟替卡松等,按疗程连续用效果最佳,不是“当场见效”的止痛片。
    5. 生理盐水雾化/喷雾:作为基础护理贯穿全程。
    6. 一旦出现喘鸣、胸闷、夜间咳或运动后咳→尽快就医评估是否合并哮喘,按医嘱吸入治疗。
  5. 免疫治疗(无明确科学证明有效)
    1. 皮下/舌下脱敏(SCIT/SLIT)针对明确过敏原(如蒿草、圆柏、尘螨),疗程通常3年起步,目标是“从根子上降敏感”。
    2. 奥马珠单抗。目前北京很多医院都有,但比较贵,也是治标,不太推荐

总的来说还是得自己避开过敏源,不要图省事回家不洗脸洗鼻子🤣

省事的后果:偷懒一次,难受一整天…不洗鼻=第二天醒来一脸浮肿+鼻塞爆表,人类的懒惰总要由鼻子买单

总结

现在再看到路上戴着护目镜,口罩或鼻腔过滤器的人。心里没有那种新奇的感觉,反倒是对他探索生活细度的赞赏和也是过敏大军一员的惋惜,英雄惜英雄吧可能就是

picture 5

我觉得 ross 模型的第六个阶段,应该是感恩:感恩这还没有那么糟,反倒让我们能多发现生活里的“小确幸”,比如…终于不流鼻涕的那一天

Comments

There are comments.

📰 邮箱订阅 📰
不错过每篇更新~
如有发现问题,请点击这里勘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