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首期读书会分享

Viewed: loading...

14 minutes to read


前言

背景

这是今年第一次线下读书会的分享文稿整理,五个月前 3.19 号办的,但是整理内容拖到了现在哈哈哈,其实最开始没想着整理成文稿,但是发现这本书里的内容,在近段时间内还是能够被时常想起,证明还是有整理的价值的,所以整理出来,跟大家分享分享

picture 1

书的整体内容编排,其实并没有特别吸引人,包括全文都没有插图,读起来其实还是有点费劲的,案例也都是国外的案例,代入感差点意思。但我在樊登读书上听樊老师讲过一次,感觉欸还有点意思,所以就选了这本书作为线下读书会的主题

一方面,我最近两年也刚好对 理解他人 和 理解自己 的这个生活命题有了些觉知,发现有点意思,想看看他人的看法;另一方面是第一次办线下读书会,从调研角度来看,选择的书籍最好还是大家生活中能够有所共鸣的类型,比如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的书,比如是 亲密关系、非暴力沟通、爱的艺术 和 置身事内 这种,也会更容易有思维的碰撞

书籍介绍

那先和大家介绍下这本书

不知道大家听到这本书名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我的印象就是和 普通却自信 的这个比喻很像,他 怎么怎么样,那么普通有那么自信。这个名字很明显是一个贬义词,感觉作者有点过于轻蔑了👀,难道是一个教人如何怼人的书吗哈哈哈

但是实际上,正如作者书籍的原标题:Self-Insight: roadblocks and detours on the path to knowing thyself

了解自己的道路上的障碍和弯路

所以说翻译背大锅,这本书的内容看似是攻击他人的利器,实际上是一面审视与分析自己的镜子

介绍完了书的标题,我们再看看作者

作者是大卫邓宁,在2021年,被斯坦福大学列为被引用次数最多的前 2% 的心理学家,并且他和克鲁格一起提出了非常有名的 达克效应 的概念,也会是我们今天分享的重点之一

主要内容

在开始前,大家可以在心中想想下面两个问题: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呢,就是为了和今天书籍的主题相呼应,后面内容中揭晓👀

为什么越无知的人越自信

picture 9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 老子《道德经》

老子認為能察言觀色,認識別人的才分性情、賢愚善惡,可說是有智慧的人;不過唯有能深自內省、認識自己的人,才是有明德的人

病觉缺失症

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买股票,会认为自己的选股能力比他人强;买彩票,会认为自己抽的比店家给的更容易中奖;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自我高估的现象,这实际上并不是我们真实的水平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自己真实能力的错误认知呢,这里作者提到了一个概念叫 病觉缺失症

在我们身边,经常能看到老年人有这种症状。我们给他买了助听器,说“你听不见,你要戴助听器”,但他们经常很排斥戴助听器。老人会说“我能听见”,你就只能很无奈的说“你看,刚那句话你就没听见”,老人说“那是你说太快了,你那句话说慢点我就能听见”

这实际上是他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听觉不行了。这种对自我认知的缺失,就是病觉缺失症的一种体现,表现在我们对自我认知完全无感。

作者和他的学生发现并命名了这种现象,就是 达克效应,也叫邓宁-克鲁格效应(The Dunning-Kruger Effect)

达克效应

picture 4

介绍

即个体在某个领域的技能或知识水平越低,往往越难以准确评估自己在这个领域的能力

之前读书群里也有讨论过这个话题,如果你感觉这个东西很简单,那要么你一无所知,要么你是行业专家

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达克效应呢,作者指出原因 是我们的元认知存在缺陷

那么什么叫认知,什么叫元认知

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为什么元认知会存在缺陷呢,因为认知是元认知的基础,而认知是需要后天不断学习提升的。当你不会做这件事的时候,你也难以评估自己的表现。

作者举了几个例子:

如果上述人员的专业知识存在欠缺或不足,那么他们就无法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评价

picture 5

仔细想想,这是一个很恐怖的循环。认知不足导致元认知存在缺陷,元认知存在缺陷又导致自认为不需要提升认知

这是作者解释的,我们为什么会出现达克效应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的认知过程会出错

元认知过程不完善

picture 6

这里的几个问题大家都答对了吗?如果没有的话,你看看作者怎么说

这里作者介绍了出错的第一个原因:元认知过程不完善

怎么个不完善法呢,作者在这里从四个角度阐述了我们元认知不完善的场景

经验和反馈未必能带来最优解

picture 8

我是大刘忠实的粉丝,作者讲到这个点,我就立马想到了三体里的这两个小故事

当然这两个例子比较极端了,但是很能体现这个完善的认知未必能带来最优解的意思。那么我们所获得的经验反馈可能有哪些原因导致偏差呢:

picture 10

除了他人的外部反馈存在偏差之外,我们在接受反馈时,我们还有很多错误习惯:

picture 11

看完这两部分,我就发现,能把一句话好好听进去,真的太难了。 不是年龄越大,有了足够的反馈和经验,就能够更容易理解自己的。这里面有学问的

虚假的独特性

这个很好理解,我们经常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当然人人生而不同,如果你天然觉得自己在某些方面比绝大多数人强,其实是很可能跌入了虚假独特性的陷阱了

这种虚假的独特性来源于三个方面

picture 12

道德优越感错觉

picture 13

讲完了上述几个角度,我们有所理解,那么我们该如何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呢

如何更加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

picture 14

我们需要经常性的进行认知修正: 得出结论后,反方向的听听不同的意见。 当你决定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问身边的人,直到听到反对意见,你才能去做决策。

对我自己有什么改变

picture 15

总结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讲的是一件事,不高估自己,不低估自己,实际上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

这本书为大家介绍了在了解自我这个话题上,我们存在认知偏差的可怕事实,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生活上的反思和智力上的启发。 这个复杂的话题不是一本书就能改变的,但是我们能够开始有所觉知,就是一件好事

认识自己是人类文明中永恒的话题,我也很庆幸人类能拥有这种自我审视的能力,能够让我们在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保持正确的方向

最后也愿大家能够在这个永恒的话题中不断的发表自己的新见解,感谢大家的观看,希望分享的内容能让大家有所收获哈哈哈

picture 16

其他

这是最后的读书交换环节(俊俊给我的明代的漕运还没来得及看🤣),大家带来的书的合影,比较可惜第一次讲的时间太长了,最后都忘记合影了哈哈哈,希望后面能学习到更多经验吧~

picture 0

Comments

There are comments.

📰 邮箱订阅 📰
不错过每篇更新~
如有发现问题,请点击这里勘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