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2022 年终总结 -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Viewed: loading...

18 minutes to read


印象里好像是小学时,读到过一篇文章,说人一旦满了 25 岁,就到了心智成长的一个分水岭,或者说是将进入心智开始固化的阶段了。

之所以印象这么深刻,就是因为当时感觉 25 岁会是一个特别神奇的点,之前你可以是个小孩,但是之后你就得是一个大人了。今年已经满了 25 岁了,真快,感觉自己还没当够心智不成熟的小孩,也还没准备好当一个大人🎃

Hello 朋友们,2022 年过得真快啊,今年的年更节目终于在年前写完了。既然今天已经是除夕节,那就在这给大家拜个早年,新年快乐!

今年是自己写年终总结的第四年了,每年翻看自己前几年的总结,总能发现自己挺有意思的一些思考碎片,或惊讶自己的灵光一现,或感慨自己潜移默化的成长。希望这个仪式能一直保持下去,等到老了,把总结打印成本书,给自己的人生跑马灯加点回归素材,也是极好的

今年也是工作以后最为舒适的一年,一份 WLB 的工作,一间不算宽敞但朝南的一居室,每周一两次的运动,几个玩得来的好友,十几本书籍,逐步好转的身体与心理状态,就是我今年最真实的幸福来源。 日子过得舒服以后,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可能是因为去年三月才写完年终总结哈哈哈),快到有一点感觉不知道写些什么的,19 年毕业走入社会,20 年首次换工作,21 年教育行业巨变,每年都有一些印象深刻的人生里程碑。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没有变化,所以下笔如有绳,完全不知道从哪开始🤔

picture 2

虽说不知从何写起,但整理了下去年的一些记录,还是发现了有很多值得记录的反思收获与体验,甚至写完了还删了好多内容哈哈哈,果然很多时候人是需要这么一个机会去好好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的,很多当时习以为常的一些感受,也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涌现新的意义,这可能也是少楠取这个 slogan 的原因吧

picture 3

工作

发现回顾一整年,除了 1/3 的时间拿来睡觉以外,占比最高的就是工作了,那么工作的真实体验与成长,就直接影响了你这一年的主要收获了🤔

体验

去年离开辅导之后,阴差阳错的迈入了一个自己很好奇且感兴趣的金融行业。作为互联网民工,刚进华茂工区的时候,就有种🧑‍🌾进城的感觉。这一年看公司入职的投资人和其他岗位员工,基本都是行业大牛和常青藤本硕博的大佬,属实是长见识;工区也偶尔能看到只在采访里出现的大佬合伙人;参加 Global Meeting 也能欣赏到 沈老板 和 Doug 这类大佬的发言,感觉还是很奇妙的

picture 4

在做企业数字化支持的过程中,我也学习了很多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的相关知识,了解了投资团队对于投资项目的一些决策流程,和考量相关内容的方向和指标,也接触了不少创业圈的信息和知识,这些内容也是我自己本身很感兴趣的领域。

之前关于工作和事业的选择,我听过一句挺有意思的话:你要去做那些你真正擅长且快乐的事;如果你做不到,那么你至少要做你擅长的事;然后考虑去做一个你不擅长却快乐的事;然后再考虑不擅长且不快乐的事

picture 5

我现在应该是属于在做,自己擅长且快乐的事情,还挺不错的哈哈。 如果今年要用一个字来形容这一年的工作体验的话,我感觉就是:值

首先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没有被打破。 最开始面试的时候,跟招聘同事了解我们的工作时间,说:正常的话,我们部门的同事六七点就能下班了。

互联网行业出身的我满脑子疑问🤔️,这个工作时间真的存在吗,我没记错应该是十点上班吧🤣但是…实际上确实是的,虽然我们中午基本上没有午休,但是实际上工作时间也是 965 一档的,属于是十分优质的工作了。除了冬天,基本上每天下班出门都能晒到夕阳,这个对于加班成常态的打工人群体来说,确实是治愈心灵的,值。

其次,是体验到第一性原理在团队管理上的实践效果。 工作多年,多多少少是能够感觉到,团队管理这门艺术课,很多情况下,大家学的层次不齐,更多时候,可能人压根就没修。在工作这个复杂的多人协作场景下,能不能体现员工幸福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有没有个好老板。

很幸运,我工作以来遇到的老板们都很 nice,在红杉也遇到了非常符合我做事理念的老板。 工作目标准确、分析问题对事不对人、结果导向、能够一针见血的发现问题关键、能够提供给员工工作上的指导、能够不走形式的分析问题和背后的原因、有自己独特的技术视角、有很强的决断力等,这些都是老板身上非常值得学习的特质,自己能真实体验这种真正希望把事做成的管理风格和实践效果,值。

最后,是工作内容和个人职业发展规划的高度重合。 工作了三四年,能够感觉到自己要是有机会凑齐龙珠了,还是想做一些东西的。所以创业,其实也是自己一直比较感兴趣的东西。

之前对于创业的了解也就停留在,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解决一群人的问题,至于怎么经营和管理好这样一个创造性的团体,钱从哪来要到哪去却一窍不通。实际上创业环节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创业融资的这个环节对于我来说还是一片空白。而目前帮助投资人去接近业务痛点的同时,也能够了解到创投的整个生命周期和对应环节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所学习的知识和接触的人脉,可能对于长期的我来看,会是超出工作本身价值的一种收获,这种体验确实,值。

这里顺带指路公司在运营的公众号了,文章和直播内容里有创业相关的干货,包括很多投资人与被投企业创始团队的访谈等,如果感兴趣的话也推荐关注

picture 6

收获

今年的工作,在技术方面收获颇多。

在工作经验上 ,该说不说,前端三大框架的商用项目经历也算是凑齐了🐶,之前看技术论坛各种「xxx 是最好的前端框架」的讨论,总是不得要领,现在都上手用过几遍以后,也终于能略懂一二了。其实自己也一直有种想法就是,我把一种框架学好了,那他(React/Vue)就是最好的框架,其他的框架(Vue/React)也就那样,一招鲜吃片天🐶。虽然某种意义上这个没错,一门工具掌握到极致,绝对比停留在一知半解时的生产力强的多。但是实际上,对于工程师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借助机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仅仅把自己局限于掌握一种框架的使用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想法是有偷懒的成分的。如果只是把自己的能力局限在某一种框架之上,本身就是一种削足适履的怪谈吧。更为重要的应该是学习这种通过建立框架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型,摆脱这种舍本逐末的思想,可能就能触碰到工程师真正的归宿了

在工作环境上 ,身边多是工作多年的大佬,相比于之前的工作经验,大家都在摸索着前进,现在很多事情都能够有经验学习,在 Code Review 环节上,记得刚加入公司提的一个 PR,给 Comment 了 90+ 哈哈哈,过了一年到现在能控制在 10 左右,从在代码规范化经验来看,今年确实是进步不少 hhh

在生产工具上, 今年也挖掘出了一套非常好用的配套工具,就是使用 VSCode 做代码编辑,用 WebStorm 做代码 Review 与合并。最早我是只用 VSCode,觉得 WebStorm 太重了,这个在开发 VSCode 支持极差的 Angular 的时候,WebStorm 都不曾打动我。但后面意外发现 WebStorm 还支持直接 Review Github 的 Pull Request,这个 Review 的效率提升就很明显了,目前还没有发现比 WebStorm 性价比更高的代码 Diff 和 Merge 工具。也考虑过相较于只使用其中之一,发现都有一点小小的不完美,VSCode 没有高效的三路合并,WebStorm 笨重不够轻巧易改造🐶。虽说用着得开两个编辑器,但是效率绝对是不差的,推荐尝试一下

picture 7

除此之外,在需求推进上,也有了一些思考和收获

在评估可行性上,之前依然有着大厂的思维惯性,认为很多事情只要有收益就可以不考虑成本的去做 ,但是对于小型团队来说,这个想法可能是不合适的。对于小团队来说,每一项优化由于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做之前都需要仔细评估背后的收益和成本的关系。以前是增加一百万成本,获得一百二十万收益,划算;现在是增加一万成本,获得八千收益,那就不划算。这种思考方式对于创业团队来说,确实是很重要的,部分情况下,能用就行虽然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最合理的解决方案

在执行上,很多情况下也需要用真实的实践去打破自己的思维惯性。 就比如说之前在做微信端内通过 Universal Link 吊起 APP 功能的时候,其实通过微信的长期使用,也发现了对于 H5 页面吊起 APP 有比较严苛限制,下意识也会觉得肯定不行,试了下确实也是如此,但是最后发现是配置错误导致无法吊起,而不是微信限制。可能微信本身是有黑名单的吊起限制的,但是可能对于小企业来说,可能永远不会命中,那么这个方案就是可行的。让我想起来最开始今日头条开始铺量,直接粗暴让分销商把未开封的新手机拆开,启动安装完 app 以后,再放回去,要我想,这种方案肯定是不行的吧,不跟官方合作能实现吗,但是在最开始智能手机增长最快的时间点,手机厂商包装简陋,可能这种方案它就是可行的。很多事情有机会还是得试试才知道,如果不是对执行环节的多一次确认,可能这件事情这辈子我也改变不了看法🤔

反思

今年做得不好的,感觉有两点比较明显。

一是是突然发现,很多原来做得不错的行为习惯,自己逐渐遗忘了。 在工作第一年养成的好习惯,做好会后结论同步、开始需求前做详细的需求分析、对代码编写的字斟句酌啊…但今年回顾之前的年终总结,突然发现,现在做的可能还没之前好hhh。仔细想了下,一方面可能是很多很多内容已经潜移默化到行为之中了,一方面是发现了更多不局限于此的更重要的思考节点,一方面可能就是自己由于没有反复强化习惯,慢慢的就淡忘了,所以今年自己也在工作实践上做了更多流程上的 SOP,避免自己出现太多遗漏,后面时机成熟了,可以分享一下😏

二是从业务方向到职能方向,任务不在那么紧急,学习心态也有点放松了。 今年跨年录播客的时候,轩铭说自己岗位从业务岗转到了职能岗,我仔细一想,我也是类似的工作变化。业务不再拥有较大的挑战性,不再拼杀在赚钱的第一线,慢慢感觉到和现实商业环境有了一些脱节了。承受更低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直接一线工作的成就感和紧迫感,适度放松是一个很好的思考和沉淀的过程,一直冲不给大脑思考不是一件好事;但如何把控这个度,如何通过个人时间选择性补充需要的知识,需要再多多思考;虽然有挑战的任务不那么多了,但如何把手上更加细致的事情做好,依然有很多要学习和实践的地方

今年做得好的呢, 想了下应该还是做事积极,有始有终,执行和 Coding 技能都有提升;除此之外还组织了部门新人拍了新人微视频,也邀请了一些其他部门的嘉宾,最终跨部门合作,在大家的完美配合下也顺利收官。该说不说,拍戏真的是一个体力活😂,虽说本次编写的剧本还有优化空间,但是依然是一次不错的体验🤪

picture 8

小结

picture 9

奥对了,有需要内推的朋友,也可以看看我司内推的说明,目前暂时只有武汉 base 有招聘需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直接联系我内推哦

https://github.com/scdt-china/interview-assignments

生活

今年的生活 Part,确实是有了不少新体验,值得分享哈哈哈

首先来讲讲这个身体健康这部分。 今年其实自己排名第一的需求,就是提升身体素质,虽然最终体感指标还是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但是也认识到了很多个体的局限性,也算是不小的收获了

去年有跟大家分享自己颈椎病的体验,今年也是通过多种方案,从个体感知上有了很好的调整效果,基本上没有头晕的情况了,但是整体器质上,还是没有比较明显的好转。但是也无妨,有一些好的颈椎使用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picture 10

下图左是我 22 年六月拍摄的 x 光,右侧是正常的颈椎状态。我属于比颈椎曲度变直更加严重的反弓,会影响压迫脊髓和神经的正常工作,如果再严重会出现脱落或者脊髓膨出的风险,到时候就得做手术治标了,引以为戒奥朋友们

picture 11

关于锻炼,今年也有很多不一样的收获。

我记得在字节的时候,陈队就给我安利徒步,当时可能确实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直也没参加过。没想到当年没参与,竟然在多年后,反而参与并爱上了这项运动。这里还是要首先感谢多年如一日组织徒步活动的王队,这种健康的生活态度影响了参加活动的每一个人

今年一共参加了五次徒步,自己还组织了一次哈哈。从冬天到夏天,都有不一样的新奇体验,在零下十五度的山里吃自热饭,手脚并用「爬」野长城,被👴👵爬山超车,欣赏北京红叶🍁,这种亲近大自然的感觉,真的很棒

picture 12

除此之外,还通过奇妙的关系认识了很多很棒的朋友,其中 lulu 和 xinyi 还带我体验了一项,目前为止最适合我的运动 —— 攀岩

作为多年的膝盖报销患者,跑步这项原来的爱好也只能放到鞋架上了,一直在找有没有不那么需要膝盖,而且有意思的运动呢,嘿嘿,攀岩就是

除了不需要膝盖以外,本身长得比较瘦的缺点反而也是这个运动的优势,自重较轻,方便往上爬;除此之外,攀岩还是一个规划性很强的运动,这对于我这个 MBTI 是 J 的规划倾向明显的人,就更合适了,感兴趣的朋友也推荐试一试,不仅锻炼效果好,而且还顺带治好了我多年的恐高症hhh

picture 13

上图的粉色线,是我近期通过的 5.8 难度的顶绳攀岩,爬上去的时候感觉真的成就感满满,有种像跑步这种人类原始冲动被满足的快乐

今年在运动队伍里,也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其中也有几位喜欢读书的朋友,那接下来讲讲读书

今年还是我的阅读元年,打破阅读记录,首次读完了 15 本书(后续会开单独的年度分享文章),虽然说读的不算多吧,但也是人生巅峰了。除此之外,今年我还做了一件之前从来没想过的事,就是拉了个读书群。

picture 14

可能大家感觉拉个群没啥特别的意义,但是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里程碑。 作为一个不太擅长社交,从来不水群,没有任何社团组织经验的人来说,竟然有了要拉群的动机,这本质上就说明对于阅读这件事有了新的理解,有了很强的动机去做出改变。在我看来,就是阅读的必要性和知识流动的局限性有了新的理解

关于阅读的必要性,我也是这两年才有所领悟。 在开始有意识的开始批量读书之前,每年也会买一些书,但是一直没有静下心来读的动力,更多时候就是心学来潮翻两页,其他时候就是待在架子上吃灰。仔细想想,我应该是满足了下面三点,所以开始重新拾起了读书来:

而更多时候,我在想,如果有这么一个实名的阅读社群的话,有意识但没动力的我会不会更早的意识到读书的必要性,我感觉可能会吧,那就试试吧

关于知识流动的局限性,其实也隐隐的感觉到了对自己的影响。 在算法推荐结合人工干预的时代,很多优质的内容由于不符合平台运营与发展方向,逐步的被降低权重,从不被推荐或者逐步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而我们却全然不知,这种发展对于知识传播本身是可悲的,正如摘录的一句话:知识肯定存在于某个地方,但是你不知道这个地方在哪里,也不知道如何到达。这就是知识时代的痛苦:太多的知识没有流动性,难以了解,难以获取,难以传播

这个阅读社群从去年六月开始,大家也逐步熟悉了群内的成员和阅读风格,能够有一些知识流动的场景出现,也激励了很多朋友开始读书。在这里,也欢迎 乐于分享,乐于助人,有阅读爱好和意愿的朋友也欢迎联系我加入,相互鼓励。加入的唯一的硬性条件就是新朋友需要近 n 个季度阅读大于等于 n 本书,n >= 3。 虽然现在群内和自己最初所预见的读书群人数相去甚远,但社群在精而不在多,现在群内长期活跃的朋友也有十来位了,对于这种理念有更好建议的朋友,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十分欢迎!

picture 15

投资

今年写投资这部分的时候,我也想了一下,实际上投资理财它是属于生活中的一个小部分,不知道为啥在最开始写年终总结的时候,就把理财拆除来一个部分单独来写。回忆了一下当时的初心,应该是当年开始真枪实弹的把自己幸苦赚来的钱拿来实践了,想记录一下收获最大的一个部分吧,所以今年应该是最后一次单独拆开写了,明年也会思考下年终总结的新形式,这个问题就交给明年的我吧哈哈哈

今年的投资市场可谓是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全年沪深 300 下跌 17%,最大回撤接近 30%。 所以在今年的市场环境上,能不亏钱,那你就战胜了99% 的人,所以不投资打败全国股民不是笑话🤔,如果你还能赚到钱,那么你确实是个小天才,请多多分享🤩

picture 16

💡 投资最重要的两件事:第一,永远不要亏损。第二,记住第一点。 —— 巴菲特

经历过今年的投资市场,大家应该能够理解巴菲特的良苦用心了。今年我的投资收益率是 -7.81%,最大回撤应该有 15%,这基本上也是资产配置所能出现的最差的情况了。如果是纯股投资,如果做得还不错,最大回撤应该会在 30%左右,这是一个很考验心态的行为,而我选择不被考验🐶

今年也是投资这么多年,第一次出现大幅回撤的情况,好在事上练的结果表明,除了对于中概巨变的事情,有着对行业长期发展前景较大的忧虑之外,别的基本上就是心态平和,这种体验,自己应该也算是一个基本合格的投资者了吧hhh

picture 17

今年的收成不好,但是永远不要因为一年收成不好而放弃种田,跟随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抱有敬畏之心,慢慢等待就好

就跟彼得林奇所说的一样,投资的过程,80%的时间都是在忍耐和等待中度过的,真正快乐的时光不到20%,股票的投资收益是非线性的”,你要能耐得住80%时间的寂寞

结尾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知行合一,才算透彻。这句话出自《传习录》,又是阳明心学的一句经典语录,也是今年我工作和生活的写实,很多事情知道怎么做,和距离自己能做成,那完全是两码事,工作上新人视频拍摄如是,生活上读书群运营规划亦如是。去年也是阳明先生的思想压轴,今年可真要抽空仔细拜读一下这本著作了嘿

今年看王兴访谈录里,王兴说了这么一句话,印象深刻:我非常喜欢甘地的一句话,Be the change that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我认为世界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它应该发生,那么你别等待希望别人让这个改变发生,你可以积极地去促成这个改变发生

这个感觉其实经常会有,感觉这个不行,那个应该怎么样,但往往自己也就是停在吐槽层面,那么,能不能往后多走一步,主动思考看看它应该怎么样,你有能力 be the chane 吗?这种思考方式,可能就能推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有这种感觉算一种觉知,而多走一步推开门算一种行,知行合一,乃见天地

2022 年的年度词汇,我选择的是 行动。今年做了很多以前都没做过的尝试,也有很多意料之外的收获。希望新的一年,自己的积极心态能够持续下去,存知致行,多见多得,明年见朋友们🧑‍🤝‍🧑!

Comments

There are comments.

📰 邮箱订阅 📰
不错过每篇更新~
如有发现问题,请点击这里勘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