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终总结 - 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Viewed: loading...
16 minutes to read
前言
Hello 小伙伴们新年好,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晚年拉
今年这一期年终总结着实是命运多舛,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大家看到的应该是第四版的年终总结了,在此之前反反复复地改了好几版自己想写的内容,因为有很多想说的,但是思路不清晰,所以越写越杂,也偏离了 让一年前的自己看到后能够有所收获,做得好的多做,做得差的改进 的初心
最新的《三五环》播客里,刘飞老师和一群嘉宾在节目中通过五个问题分享了自己的年终总结,听完后感觉这就是我想要写的内容,五个问题,简单而直接。所以我索性新开了一篇空白文档,从头写起
在文里,我也不按顺序的回答一下这几个问题。问题真的还是挺棒的:
0. 简单的自我介绍,工作,名字和所在的城市
- 2021 年你所在的行业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 2021 年你的工作内容有什么变化吗?这会影响你对未来的预期吗
- 2021 年在工作上又学到什么新的认知和经验吗
- 2021 年最喜欢的一样事物是什么?有属于自己的 secret base(秘密基地),或者放松下来的方法吗
-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 2021,你会用哪个词?
那我先简单的和新朋友介绍一下自己
我是晨阳,是一名两年半工作经验的 Web 开发工程师,主要从事和浏览器沾边的软件开发;比如大家常见的 Web 站点和移动设备中的一些界面都属于这个范围,简要来说就是实现需求的应用开发者。目前的在红杉中国从事数字化系统的开发与维护工作,如果有在北京的朋友,也欢迎随时约饭聊天
除此之外偶尔健身、偶尔看书、在学钢琴,B 站 LV6,INTJ,还是一个 LoL 爱好者,虽然水平不咋,但还是十分享受电子竞技的魅力
工作
关于今年工作部分,发生了很多意外,我所在的行业和工作内容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在去年年终总结里提到,我离开字节来到猿辅导,主要是希望通过客观环境的切换,尝试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走入一个正向循环的反馈通路,也即 提高身体素质、有精力提升能力、提升工作效率、少加班、提升身体素质的理想循环
这和梅花创投吴世春分享的一句话有类似之处:心力是最重要的,认知力次之,能力再次之。我也希望除了工作之外,自己能够有时间去提升心力。一个心力交瘁的人必然是没有时间去提升认知,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的
今年很幸运在猿辅导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伙伴,组里的技术氛围很棒,每周都会有技术学习分享和业务的总结回顾,在这一年里,技术水平也是突飞猛进,也沉淀和产出了很多自己对于技术的思考和实践。每天基本能保证健身一小时,阅读一小时,晚上还有时间练琴,整个人的身心都很愉悦,每天都在按计划推进制定的年度 OKR,相信有关注上半年我 pyq 的朋友都能发现,天天都在分享一些自己感觉有收获的只言片语
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公司所在的在线教育行业,在政策的调整下,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我也喜提「年轻人的第一次裁员」
拥抱变化
Q1: 2021 年你所在的行业有哪些主要的变化?
今年我所在的在线教育行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其实年初就能够感受到,国家对于教育行业的政策正在不断收紧,有了资本的资金支持,在线教育行业有了野蛮生长的底气,机构的无序扩张也让政府加快了对于校外教育机构的管控,在今年也先一刀切地发布了一揽子政策,一波带走了在线教育的整个行业
校外教育行业中的线下教育也躺枪这次管控,跟随在线教育的裁员倒闭的脚步,也陆续退租和破产。大部分行业内的企业,都从盈利边缘走到了破产边缘,在教育行业深耕多年的企业家、员工和教师们也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
这次变动,和俞敏洪老师以前经历的《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还不太一样,但还是希望多年后还能看到俞老师再出一本《我曾走在崩溃的中心》。教育行业不可能不发展,希望俞老师能带头坚持下去,在正确的道路上继续发展吧
(新东方股价)
在今年九月底,我也成为了一名灵活就业人员。在离职期间,我感觉最重要的就是保持积极良好和平稳的心态,制定计划并按照计划,去找下一份符合自己预期的工作。但是切记,也永远不要低估人性中的负面情绪,当失去了稳定的收入以后,还是要先以找工作为第一要务,离职后自由的超脱心态持续的时间并不长,而且北漂的生活成本真的容不下一个自由的心,所以最好赶快开始第一场面试吧
(在比较快的进度下,我拿到第一份 Offer 的时间也过了三周,可以酌情参考)
Q1: 这会影响你对未来的预期吗
今年遇到的变故确实影响了我对未来的预期,原定是希望能够完整参与一个新的行业赛道的发展过程,了解行业内的各个生命周期周期中的特征和变化,但没想到这么快就直接从发展期跳到了完结期 hhh,果然也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我觉得还是适度的拥抱变化吧,从变化中发现价值也未尝不是一种收获。在离开辅导后我也拿到了几家面试公司的 offer,综合思考后,最终选择了红杉中国,离开了传统的互联网行业,半只脚探入金融行业,这绝对是预期之外的体验了
很幸运,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工作的内容和氛围也十分符合自己的预期,希望在明年的总结中,能够有所收获,跟大家继续分享
给自己留点 buffer
Q: 2021 年在工作上有学到什么新的认知和经验吗
有的,就是了解到了,如何科学的给自己和团队留些 buffer
一看标题,大家肯定都笑了,这个不是懂得都懂吗,我也想一周的工作排两周然后慢慢做,但是实际情况不允许啊,公司希望团队小步快跑,leader 希望业务快速上线,自己也希望升职加薪,所以多留 buffer 在实际情况中是不现实的
这确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点了,但在今年的工作里有一些新的思考和实践,可以跟大家分享下
首先是在之前工作的经验中,接触的基本上都是瀑布流式的业务开发流程,简单来说就是排需求、做需求、排需求、做需求,做不完了就 delay,一个任务叠着一个任务,一个需求 delay 了,其他的也大概率被影响,为了不 delay,往往就是不可避免的加班加点干活
(无法了解产品迭代的进度和风险,不仅容易 delay,而且很容易闭门造车)
在这种协作模式下,如果一个一周的任务排两周,那么你相关任务的上下游时间都会受你影响,比如你是设计,那么这个需求的下游,也就是开发的排期也不得不延后一周,你就成为了整个业务推进中的大恶人,所以大家都倾向于把自己的时间排的很短,基本上一周的任务排 1.3 周就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也会有延期的情况出现,如果管理不当还会出现需求滚雪球的情况
人家老板也有理由说的啊,我以前带的什么团队,我都给你 30% 的 buffer 了,你还想怎么样,一个一个加了多少 buffer 了,有用不拉,换汤不换药啊,没这个能力知道吧,再下去要 delay 小需求了,小需求 delay 再 delay 大需求,接下来公司没需求做了,都破产啦,你告诉我怎么解释呢,脸都不要啦(范志毅圣经 🐶
瀑布流开发一旦规划不合理,往往会让管理者和员工都陷入对于个人能力的质疑和批判当中,而忽略了流程上的问题,这其实是头痛医脚,完全没有必要的
今年在辅导接触了敏捷开发的概念,感觉其中的有些思想,是可以一定程度上避开上面的问题的
首先,在敏捷开发的流程中,每个迭代周期的时间长度是固定的(常见的时间是两周,根据实际场景会有一定的调整),时间到了立马就得上线,这个就避免了闭门造车一个月,根本不满足需求的情况发生
其次,排期也是有讲究的。两周这个迭代周期中呢,所有的未完成任务都放在列表里,按照类型比例(每周要抽出时间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任务优先级和每个任务时长放到对应的时间盒里,**时间盒就是任务的排期,是相对的模糊时间。**如在辅导,有 2、3、5、8、13 这几种分类法,分别代表需要的人力为 一个上午、一个下午、一天、三天、五天(这几种在常规运行模式下就已经够用了)。**只要任务的时间不≤某个时间类型,就自动往后延,比如一个任务要做一天半,一天做不完,那这个任务就自动变成三天的时间,自带 buffer 功能,**并且斐波那切数列的思想也保证了 buffer 的科学性
再次,很重要的一点,我认为是 scrum 的灵魂,就是站会。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体验过,就是大家站到一起,快速的过一下每个人昨天做了啥,今天要做啥。但是据我观察,很多团队都有形没神,站会最重要的功能不是看一个人昨天有没有划水,而是看有没有任务超过了预期的时间,为的是提前暴露风险。**一旦有任务做不完,就必须要重新审视这个员工的本迭代周期的所有任务,必须从中拿掉内容,保证系统能够准时上线,**在敏捷开发中,没有 delay 上线一说,只会在开发周期内移出或调整可完成的需求
最后,很重要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复盘。这个问题随着工作年限越长,大家感受会逐渐明显,不复盘的团队肯定会摔大跟头。在周期执行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由于高优需求插入或前一个需求时间超过预期,而导致其他需求从迭代周期中被拿出来的意外,复盘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考和总结问题的机会。 这里举一个例子,比如校招同学入职,在执行迭代流程的过程中拿掉了很多需求,原因是新人能力不行吗?如果仔细复盘的话,管理者就应该注意到,这不是新人的问题,而是管理者对于排期的预估有偏差或者基建文档等内容不完善导致的上手成本高的问题
这里并不是鼓吹敏捷开发有多好,脱离实际场景谈最佳实践是没什么意义的。就比如说字节的 OKR,辅导的敏捷开发等这些工具和思想,真的是用了就代表好,代表先进吗,可能并不是,用什么都是假的,只有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思考和学习才是真的。这也只是从我,一个个人的角度在思考团队效率最大化的解决方案,如果大家有自己的想法,也欢迎评论讨论 hhh
生活
2021 年疫情依然没有过去,但是大家基本上都已经习惯了戴口罩的生活,也让很多平常感冒了都不戴口罩的人戴上了口罩 hhh
今年买了周末随心飞也没飞起来,主要是大兴机场是在太远了,每次去一趟得一两个小时,提前几小时到,目的地下飞机还得坐车,基本上周末一天都得在路上,打工人着实是享受不来
(为什么不叫廊坊机场,为什么)
但是今年也和朋友们自驾出了趟远门,去了趟乌兰布统,可惜后面两天天气没有特别好,但旅行的意义本身就在路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hhh
(乌兰布统视频)
除此之外那也继续分享几个自己有想法的小主题吧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 毛泽东
作为一个对养生有一定理解的人(主要还是因为身体素质一般 233),今年跟朋友们讨论过好几次关于《百岁人生》的书名和内容,还是有着特别多的感悟的
看上去,这本书好像离我们这些年轻人好远啊,一百岁还早着呢,熬夜放歌须纵酒,这才是人生。但实际上并不,因为人类目前的身体素质根本支撑不了我们活到一百岁,更别说以这种生活方式生活了。这本书里的很多内容其实都和我们这代年轻人息息相关,我们就将是这本书中描绘时代的主角
书里讲了很多由于人类逐渐长寿可能会带来的社会变化,但我感受到的就是:我们需要做好活一百岁的准备,然而很多人都没有
我们想请你考虑一下70岁、80岁或100岁的你会如何评价现在的你 ——绪论:长寿改变一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今天这个 996 习以为常的社会里,很难想象缺乏锻炼,有极大心理负担和身体劳损严重的这批年轻人,能够身体健康,无病无痛的活到 70、80 甚至 100 岁。我们并不是能够一直拥有 二三十岁 这般年轻的身体和细胞一直到 100 岁的,至少现在的科技还不能,所以大概率我们可能是大半辈子都会带着病痛折磨走完下半生,想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会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有一个新的理解
今年我也是对这句话也是深有感悟。年初感觉肩颈一直不舒服,坐一两个小时就难受的不行,还伴随着头晕,检查过后意外发现自己竟然也有颈椎病。刚工作的时候,还对颈椎曲度变直有着惧怕,没想到,今年检查就已经跳过变直,直接反弓了… 医生也说,在这个病不少见,但是在这个年纪很少见,泪目
颈椎发生变化的原因,个人理解是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后,颈部肌肉疲劳后会转移重量到颈椎,如果坐姿不对,会导致骨骼承重,从而导致变形。后果就是颈椎变形后会进一步让肌肉疲劳,恶性循环,并且由于颈椎附近分布着大量的神经和血管,一旦受到压迫,严重的则需要手术,轻者会出现头晕、乏力和手麻的症状,我还好只是头晕就注意到了此问题,也推荐久坐人群定期检查颈椎,这是一个不大也不小的问题,一旦恶化很难处理。最最重要的是,目前颈椎的问题只能通过物理疗法治疗,很难恢复,这里推荐大家还是要保持正确坐姿和适度锻炼
希望大家也能够健健康康的分享这人类科技带来的生命延续,而不是增加痛苦人生的时长。毛主席说的没错,不信你看有钱人都去做什么研究了,都是生命科学,都希望能够快乐的享受剩下的时光,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还是得切记哇朋友们
Q4: 有属于自己的 secret base(秘密基地),或者放松下来的方法吗
secret base 这个确实没有,但是放松下来的方法推荐还是锻炼。有过锻炼习惯的朋友们,都能发现锻炼完之后,自己会感觉很轻松愉快,这是因为身体分泌了内啡肽,所以我感觉最适合普罗大众放松下来的方法就是去锻炼。人是动物,是受激素控制行为和感知的,所以锻炼是一定会有效果的,不妨一起打卡锻炼哇
一手信息二等思考三流实践
今年意识到一件事,就是自己的信息输入渠道其实非常下游,而且信噪比非常低。经常打开公众号或者知乎,都能看到大量低质量且重复率极高的文章或者广告,信息中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往往被埋没其中,很难快速找到。人就像一个计算机,也有 input 和 output 接口,如果没有高效和有价值的 input,再优秀的硬件也派不上用场,最终的 output 自然也很难有什么价值,类比过来就是我们获取信息,做出思考和最终实践的过程
所以今年在尝试搭建优质的信息获取渠道上,做了一些尝试。 首先是尝试在轻芒上订阅自己 mark 过的高质量公众号,如 笔记侠、3W互联网深度精选、少数派 等,避免了打开信息流低效搜索的步骤,结合先锋读者的一些思考,自己也慢慢养成了记录和分享文中的内容的习惯,这里我用的比较多的是 flomo
但是非常可惜,可能是由于版权问题,轻芒 App 终止维护了,但我也慢慢发现自己需要的是一个 RSS 的管理工具,定向的收取高质量的信息和内容,所以第二阶段,本来是考虑自己开发一个简单的工具,来满足自己的需求,但是考虑到工作量不小,最终还是放弃了(有想法的朋友可以私聊啊 hhh),选择了 feedly 这款 RSS 软件,虽然没有满足我的所有要求,但是也基本上能用
拥有输入后,维护一套属于自己的输出模式,倒逼思考也是很重要的。 举个例子,在写每年的年终总结的时候,我都会梳理、总结、思考与表达这一年的经历,无论产出的内容如何,这个过程是很宝贵的。输出的工具呢,我这里还是推荐 notion
最后尝试实践自己思考的成果,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很多时候,理解了和真正做到,中间还有不小的差距。比如理财投资就是很好的案例,巴菲特说:别人恐惧我贪婪,别人贪婪我恐惧。真正听懂,记在本子上,和真正自己做到,真的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就比如说现在定投中丐,恐惧吗)
这一套思想目前还刚刚起步在探索,如果有新的突破也会随时同步,当然如果朋友们有好的建议,也请不吝赐教啊
社会就是巨大的动物园
看《疯狂动物城》的时候,大家都会对有趣的狐狸 Nick,可爱的兔子 Judy 和树懒 Flash 印象深刻。我觉得这部电影是非常成功的,不仅隐喻了很多真实社会中的问题,而且还真实的具象化了整个社会中不同类型的人,真是妙蛙种子进了米奇妙妙屋——妙到家了
我今年发现自己对于事物的看法还是太扁平了,总是以自己的思维来理解人和事,就比如我是电影里的警局的大象、犀牛、水牛,那么可能天然的就会认为一只体型很小的兔子不会适合警察这个岗位,但实际上不然,虽然体型和力量上并不出众,但兔子灵活的身法可能也会在岗位上派上用场,如何跳脱出自己的思维天生的局限,格局打开,可能会有更大的收获
大自然里每个类型的生物都是存在即合理的,生物的多样性造就了现在这个精彩的世界,很难想象如果动物园内只有一种动物,会有多么无聊、枯燥且乏味;世界万物都有其优缺点,越早看清这一点,越早实践,可能越早能够接触一些社会运作的本质吧
理财
小结
2021 年的投资环境没有前两年那么好,这是十分正常而且符合预期的市场表现
今年的平均收益在 5%左右,也就比买国债高两个点。但是放眼长期,前两年资产配置的组合收益也接近 20%,从长期 10% 年化收益来看,今年的低收益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毕竟今年不亏钱就已经是巨大的胜利了
我的资产配置思路在去年已经跟大家详细分享过了,如果大家感兴趣的话,欢迎回去看一眼。资产配置的好处就是基本上可以躺着赚钱,如果有空还可以守正出奇去定投低估值的行业,去博取未来更高收益的回报,比如说现在的中概、恒生和银行
今年的行情应该也让不少投资者发现,自己赚的其实是 beta 但误认为是 alpha 了(市场平均收益是 beta,个人能力是 alpha),真正能够赚取 alpha 的其实是少之又少的,抱着学徒之心跟着 beta 赚钱就好了,跑赢通货膨胀就是胜利
组合的力量
资产配置的思路就是组合一系列无关联或者低关联度的资产,保证能够赚取市场平均收益。上图就是老齐研究的一套资产配置的主动基金组合(对齐老师感兴趣的欢迎后台回复:老齐)
其实很多时候,理财或者投资赚钱不一是高风险高收益,甚至很多时候是高风险低收益,真正理解市场运作逻辑,完全可以用一半的股票仓位获得年化 11% 的收益,投资其实是低风险高收益的
曾经有人问巴菲特,既然价值投资这么简单,为什么大家不和你做一样的事?
巴菲特说:“因为没人愿意慢慢变富。”
流水不争先,争滔滔不绝。就是这个道理吧
年度宝藏
Q4: 2021 年最喜欢的一样事物是什么?
今年最喜欢的一样事物真的挺多的,因为很多选不出年度宝藏,就只分享书籍、图片和电影吧 hhh
书籍
今年四月份读到时,就已经激动得分享给大家了。真的很少有历史书能让人看泪目的,更别说这是一本外国人写的书,邓公的心胸已经到达了“达则兼济天下”的水平了,没有邓小平,也就没有今天现代化的中国。但可惜的是,微信读书上后面敏感章节的内容已经下架了,推荐所有年轻人一读此书,我们已经忘记了太多历史了
摄影
这是今年在恒山上拍的一张屋檐犬牙交错的一角,艳丽的房檐和屋顶的绿草相得益彰,真的挺美的
电影
爱乐之城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二刷的时候才注意到,当男主在餐厅弹奏这首曲子的时候,身上是真的在发光
(爱乐之城 bgm 视频)
结语
Q5: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形容 2021,你会用哪个词?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 2021,我会觉得是成长吧
不管是外在工作上,生活上,还是内在心态上和能力上,都有不小的收获,相信一年前的自己看到今年得我,也会直呼:🐂🍺,未曾设想的道路
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 曾国藩
开头的这句话出自曾国藩看完《道德经》的总结,这个典故是来自曹德旺的自传《心若菩提》,是朋友送给他做警醒用的,我是很受用的
释义:自己的勤勤恳恳去战胜懈怠,用仁义的正道去战胜自己的私欲;虽然知道阳刚的显要,却能够坚守阴雌的柔静心态。
在这里也作为结语送给大家,感谢大家花费宝贵的时间看到这里想,希望写的一些只言片语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新的一年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文章产出,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关注一下
给大家拜个晚年拉 hhh